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

我發明ETC是為了充裕國家財政

我發明ETC是為了充裕國家財政

/郭立昌
2016-8-18 Thu.
1986年初,某日禪修之後,內人丁玲虹突然告訴我許多的預言,最嚴肅的問題是:「未來台灣將會面臨極大的困境。」她坐在書桌前又畫又剪又貼,弄出了一張圖,稱為「電子商店系統」(The eStore System),說:「這個新科技經濟系統可以解決台灣的困境。」並簡稱之為「TES」。TES是台灣進出10兆美元市場的一扇門,其中的鑰匙叫「傳智卡」(TranSmart Chip Card),應用「非接觸式感應科技」製成,除了交易結帳之外,還可作為身份識別;其中一個功能是用於「交通工具的電子付費系統」(簡稱EPS,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)(詳細專利智財權內容請上google搜尋),對應的讀取裝置叫做「Toller」,所以又稱為「電子收費裝置」(簡稱ETC,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),不僅可以為國庫增加收入,還能主導全球主流的科技社會,達成富裕台灣的目標。
當年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黎昌意處長來到我的實驗室,看了研發成果實體展示,嘖嘖稱奇之餘,他忍不住問:「立昌啊,你發明這東西花了多少錢?」我答道:「剛開始不到半年就花掉新台幣壹億元,以後就沒在算了---」黎兄馬上插話道:「你你就是如此誇張,做這要花壹億?」相信黎兄在天上看見今天(1)蘋果日報頭版【抗爭2 國道收費員 5.8億】、(2)自由時報頭版【國道收費員 補償金增5.9億】、(3)中國時報頭版【國道收費員專案補貼 全民埋單】、(4聯合報頭版【蔡英文兌現選前承諾 徐旭東只好一起埋單--行政院跨部會與國道收費員前夜會商,達成包括收費員年資認定等專案補貼與保障工作權的兩項共識。補貼金額據估四、五億元,將由交通部、勞動部及遠通電收三方共同出資】等四大報頭版報導,一定會後悔當年對我的插話。
重點是,我運用自己的專業及資金與資源,替內人完成其志業--「希望政府能藉由發行『傳智卡』應用於公交,充裕財政且成為新經濟時代的領航員。」詎料,我們本著善而發明的物件,居然淪為貪腐掛勾的工具。我們在2001127遭竊盜闖空門時,來勘驗現場的警察說:「這一定是內行人所為,等著看,誰先用,誰就是賊---」然而,囂張的歹徒並沒有閒著,勾結公器不斷地肆虐,把「富裕台灣」視為一生志業的內人攻擊至體無完膚;台灣在2001年出現五十年來首度經濟負成長(-2.18%)以降,接著不僅出現停滯現象,甚至產生了退化現象。更在今天出現媒體的怪異報導。

傳智卡與ETC

/郭立昌 2006/3/24
ETC」鬧得全島風雨,民眾怨聲載道!而內人丁玲虹名下有一張「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」的專利證書 (Patent # 192139),歐洲的專利智財權名稱"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for Transportation",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?
各位都知道「電子」的英文是「Electronic」,但比較少人知道「Toll」就是「付費/收費」的英文,「Collection」是「收集」、「裝置」的意思這些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了「ETC」;如今,因為媒體批露,ETC變成老老少少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英文縮寫。
回首來時路,整個故事緣起於:「1986年,丁玲虹聽到一個聲音要她『解決失業』!」她悟出「創新產業」是最佳良方,選擇「把自動販賣機改為『卡片式』→VAM」為切入點,構築成壹個「電子商店系統(TES)」,台灣將利用國外既有的兩千萬台自動販賣機升級為VAM而擁有一條「全球通路-TES」,發展「智慧產業和海洋型經濟」,使台灣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國家!
上述的卡片是一種「非接觸式感應傳輸的智慧卡」(Contactless Transmission Smart Card),簡稱「傳智感應卡」(TranSmartTM Card)、或「傳智卡」;傳智卡是用一兆分之一公尺(1×10-12m)的「pico」技術製成,非常靈敏,其工作速度在0.002秒可讀取5公分(cm)--就是25m/sec;換言之,壹部以每小時90公里疾馳的汽車,每秒的速度就是25公尺(m)
感應卡的製程(如下圖)是在一塊塑膠箔基板(1),鋪上天線(2),嵌入感應晶片(3),再以積層(Lamination)技術(4),將之如三明治壓合成為一張外表什麼都看不出來的空白卡片,再印刷圖案成為TranSmart感應卡(傳智卡)(5);晶片不會與空氣接觸,不會氧化,可以長久使用。
眾所週知,在民國78年(19891229的經濟日報即報導:「丁玲虹發展『射頻轉換器』----」的新聞;為什麼需要「射頻轉換器」呢?因為只有壹張「感應卡」是無法使用!需要一個對應的讀取裝置--就是「射頻轉換器」(TRD, Transmission Reading Device--有「近接通信」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)和「遠距傳輸」(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)。「近接通信」係消費者執持作購物交易扣款使用,筆者經過長年測試選定13.56MHz的頻率,後來國際標準組織訂出ISO14443ISO15693供業界依循;「遠距傳輸」主要用於交通工具付費,選定1GHz的頻率,國際標準也推出ISO 18000供依循。當年,筆者將那一張在《為下一代開出路》(郭立昌,2005c)第222頁的「射頻轉換器」圖,傳送給全世界的電子廠尋找協力廠商時,居然無人知道那是什麼?但是,後來本人還是完成了太座大人交辦的「感應卡和射頻轉換器」。
壹台射頻轉換器,加上啟動器和傳訊器軟應體,成為一部我命名為「Toller」的加值機(TRD),每台成本在「新台幣壹萬元」之內,可安置在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收費員位置。每張感應卡的成本約「新台幣50元」,只要將天線多繞幾圈,工作頻率調整適當,卡片放在消費者身上,或貼在汽車擋風玻璃上,通過收費站即可扣除40元,精準有效,比起「全球通路-TES」實在容易太多。
會有專利證書的原因,是她參加1997年溫哥華APEC時,加拿大的朋友聽了她發明的「TES」,問她:「有沒有專利?」原本十幾年來只是單純想為台灣經濟開出路、解決失業的玲虹,返台後就提起了申請專利的事。而我研究過「TES」之後,知道「傳智卡」的應用範圍從新生兒到太空梭都將涵蓋在其中,商機無限,所以就列了壹張表「TESVAMATMTRDESDETCEPSESS---」逐項申請專利。
在射頻轉換器(RF Transmitter)的雛型研發成功時,安裝一個調節器,用來升降頻率,以調節傳智卡被讀取的距離,當頻率升高到900MHz時,在20公尺的範圍內,傳智卡的資料可被正確讀取。所以駕駛人只要身上有一張薄薄--0.76公厘(mm)厚度的傳智卡,就可以通過「Toller」發出的無線電波的範圍內被扣除40元,不受速度、溫度、濕度的影響,無方向性故無需對焦;政府善用中科院的人力資源,一年國庫就有增加數百億元收入了。
爭取設立育成中心
有人界定300MHz以上為微波!玲虹說:「中科院航研所發展飛機工業多年,一定有『微波通信』的人才!」她希望和航研所合作,所以我前往桃園龍潭拜訪中科院沈方枰院長;沈院長了解我的意圖時,馬上拿起身旁的電話打給台中市福星北路的航研所程邦達所長。翌日,我又去拜訪程所長。程所長非常認同我的「Incubator(孵蛋器)」;因此,極力爭取在航研所裡設立「育成中心」。排除萬難後,「台中育成中心」終於在航研所設立,而「國防雇員的女兒-丁玲虹」則化裝成一顆小蛋進駐。她說:「希望能以此發明貢獻給國家!」
1999320,行政院蕭萬長院長率眾多閣員蒞臨台中育成中心開幕典禮,參觀丁玲虹的磐虹科技公司,詢問:「發展什麼項目?」玲虹告訴他:「電子商務關鍵防火牆相關軟硬體!」微笑老蕭和眾官員聽了一頭霧水!


丁玲虹向官員說明遠距傳輸的TranSmart傳智卡運用—“eTag”:
所以,耐心地解說:「TES」(電子商店系統)是為解決台灣困境而發明的一個創新產業;其利用一個小小的非接觸式晶片稱之為「傳智晶片卡」(TranSmart Chip Card),簡稱「傳智卡」作為交易結帳的工具,以促成「商店電子化、資訊化和自動化」,從「汰舊換新」中帶動衍生性價值鏈,創造一條新興通路,使新創業者的創新產品有流通的管道,達到貨暢其流的目的。這一條新興通路如同高速公路一般,有許多的交流道連接省道、一般街道、產業道路…等盤根錯節、緊密連結;初階商用選擇升級既存的兩千萬台自動販賣機為VAM開始,逐步延伸至「商店收銀機、自動櫃員機、門禁和所有交易結帳及身份識別」的場合-----
以我創造台灣精密工業的資歷,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弄懂「TES」的商機,當然不能笑官員聽不懂;但是,接到交辦的經濟部官員們,並未做好份內的工作,絕對是難辭其咎。因為程邦達所長在台中育成中心設立後,即被調往適航中心擔任新職,航研所新任主管完全不懂丁玲虹在做什麼?經常無故被檢討!不過,磐虹科技公司有蒼天保佑,研發的東西一樣樣地從天而降,發展得實在太快了;所以,在2000107就從台中育成中心被通知畢業了。
在育成中心裡,每天與中科院航研所和漢翔航空公司(AIDC)的同仁們往來,我們確認這個地方「人才濟濟」,足以協助TES商用。我都認為:「壹個複雜無比的TES,這些人力都可以運用!」何況只是TES中的一小項--ETC」,更是綽綽有餘了。
大家都知道國防部所屬有個「軍備局」,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「中科院」隸屬於「軍備局」,而「航空發展研究中心」--一般稱為「航發中心」或「航研所」又在中科院之中;台中育成中心的經費來自於中小企業處,必須看經濟部的臉色,真是小媳婦除了公婆之外,還需面對大姑小姑小叔。
台灣在發展「IDF」戰機告一段落之後,居然沒什麼相關計畫,絕對不是航研所沒人才,日前閱報得悉:「被裁撤六百人!」我原本規劃善用這些人才,因為他們每天進出都在使用門禁感應卡,長年下來,多少懂得這方面的知識,而且這幾年電子商務發展神速,打開電腦資訊即源而來;如果不懂,一上網查閱就懂了!
因為我從小做小零件,輜珠必較,才可能獲得利潤;所以Toller可控制成本在新台幣壹萬元;預計一百個電子收費站,所費也才壹佰萬元,我的決定是由我們捐贈給政府,同時善用中科院航研所及AIDC的人力資源,就運作整個「交通工具的電子付費系統」,不必作特別的改變,國家不必再花錢,國庫一年可以增加數百億元,而最重要的意義是「台灣搶得全球電子支付模式的先機」。
因為我們的主力計畫放為台灣開闢一條「全球通路-TES」,200062作了成果發表會,也根據各國發明和新型專利證書在2003APEC提案獲得最佳實例。經由ETC可以使全民及早熟悉傳智卡的多功能特性,同時「為政府創造收入」--這是玲虹發明TES的主因之一。政府增加收入則能促進許多的公共建設之完善,而老人福利、幼兒教育、社區再造、第二職能推廣、提高軍公教人員待遇……都可以落實!
當「射頻轉換器」研發成功時,她就將「傳智卡」的第一個圖案採用「蘭嶼的獨木舟」,並建議政府使用「傳智卡」做各種應用!不只當面向行政院長講,還到台北市政府簡報,參與各種會議,廣事傳播!
像玲虹設計VAM時,第一個想到的是:「列印發票!」這樣可以使政府增加一項稅收,而在促成全球兩千萬台自動販賣機升級為VAM 時,身為台灣人,又是智財權所有人,其收益又可以為政府創造收入。
鳳凰遨遊于天,非梧桐不棲,非醴泉不飲;但是,夜梟卻咬著腐鼠,立於麻黃,仰頭深恐鳳凰下來!ETC只是TES的一個小衍生性產品而已,我們只是用民間力量為台灣經濟開出路,為下一代開出路,我們只希望政府有錢能做有益百姓的事而已。
經上說:「手上有行善力量,不可推辭。」又說:「行善不可灰心,到時就可收成!」因為偏斜現象的發生,必然會有衝突,而公義的火花也會出現在其中。我們發明富裕台灣的工具,即使因偏斜而有所延宕;不過,當公義的烈燄燒向貪腐的時刻,富裕台灣的目標也會達成。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曾經在APEC各及會議促成「Micro Business, E-Commerce, ICT, IPR, Best Practice」等等法案。